一、基础材料与技法
绢本
指绘在绢、绫、丝织物上的字画,因画面可见纺织痕迹而得名。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是绢本代表作。
设色
国画中运用色彩晕染的表现手法,与“水墨”(以墨色为主)相对。唐代《捣练图》属于设色作品。
二、绘画分类与流派
人物画
以人物形象为主体的绘画,强调神韵与动态表现。
文人画(士大夫画)
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画,强调意境与抒情,北宋提出“士夫画”概念。
后印象派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法国画派,代表画家有塞尚、高更、梵高,强调色彩与形式的创新。
三、构图与透视
构图
组织画面元素的过程,通过疏密虚实、空间布局形成完整视觉效果。
透视
在平面上表现立体感的方法,包括几何形透视(如消失点)和空气透视(色彩明暗变化)。
四、其他核心概念
高光
光线照射下物体最亮的点,正确处理可提升体积感。
投影
光线投射形成的阴影图案,需注意形状与物体结构的对应关系。
这些名词涵盖了中国美术从材料到技法、从流派到理论的核心要素,是美术专业学习的基础。建议结合具体创作或欣赏场景进一步理解其应用。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