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危难面前坚守道义、坚守前行的事例,可综合历史人物、普通民众及各行各业典型进行梳理,具体如下:
一、历史人物典范
孔子 在陈国与蔡国之间被困时,为生存曾接受子路偷来的食物,但获鲁哀公礼安葬后,仍坚持“席子必正、肉食必洁”的礼仪规范,体现困境中道义与生存的平衡。
林存良
七旬黄河河务局退休职工,先后四次跳入湍急黄河救落水者,2020年7月27日成功救起一名沉入河中的落水者后,婉拒高额感谢金,展现职业精神与道德坚守。
二、普通民众英雄事迹
黄玉珍
湖北土家族老人,2013年冒着生命危险推开倒车货车救下一名被撞的小女孩,虽受重伤仍坚持行善40余年,获评“最美人物”。
袁显华
江苏市民,2016年晨练时跳入堰塘救起落水老人李朝华,事后再未露面,体现了见义勇为的隐秘奉献。
朱家伟
宾川县力角镇老农,2010年徒手救起两名溺水儿童后献出生命,年仅61岁,成为乡村道德标杆。
三、各行各业先进典型
田家豪
淄博职业学院护理学院学生,2025年2月成功救下轻生女子并报警,展现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与应急处理能力。
汪永强
甘州区花寨乡政府干部,2020年跳入黑河救起两名溺水儿童,因水流湍急未能救回第二名落水者,事迹感人。
抗疫先锋苏宝福
济南市艺术学院学生,新冠疫情期间主动参与抗疫工作,承担体温检测、消毒等任务,以行动诠释青年担当。
四、团体与组织案例
“老黄河”林存良: 黄河河务局退休职工,长期投身黄河救援,形成社会影响力。 “青鸟计划”参与者
以上事例涵盖不同领域、年龄层及文化背景,展现了在危难面前坚守道义的多样形态。他们或以牺牲自我为代价,或以默默奉献传递力量,共同构筑社会道德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