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丫文案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丫丫文案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心若菩提静若枯荣出处?

59

“心若菩提,静若枯荣”出自佛教经典《金刚经》,具体出处为:

> 《金刚经》第二章「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中,原文为:

>

> “心若菩提,静若枯荣。悲喜随缘,去留任运。若即若离,常行菩提。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是大神咒,能除一切苦厄。故说般若波罗蜜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埵。"

解析:

核心思想

- 菩提:

佛教中象征觉悟与智慧的象征,代表对真理的洞察和超越世俗的境界。

- 静若枯荣:以植物枯荣循环比喻心境的平和,强调在顺境逆境中保持内心的安定。

哲学内涵

该句体现佛教“般若波罗蜜”(智慧到彼岸)的核心理念,主张通过内心的觉悟超越对物质与生死的执着,达到涅槃的境界。

历史背景

弘一法师等高僧以菩提为修行目标,通过割舍世俗追求内心澄明,成为这一思想的实践典范。

综上,该句通过禅宗语言浓缩了佛教修心要义,成为指导心灵修持的千古名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