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第十六章的好句、好段及赏析如下:
好句
“待了会儿,老程回来了,端着两大碗甜浆粥,和不知多少马蹄烧饼与小焦油炸鬼。‘没沏茶,先喝点粥吧,来,吃吧;不够,再去买;没钱,咱赊得出来;干苦活儿,就是别缺着嘴,来!’ ——北京旧吃食和人的特点。”
“朝阳的一点光,借着雪,已照明了全城。蓝的天,白的雪,天上有光,雪上有光,蓝白之间闪起一片金花,使人痛快得睁不开眼!”
“拉风帘。”
“饥肠辘辘。”
“每一步都像踢在梦似的。”
“看到受委屈的人,真的会哭的。”
“心里明白的,也就不用多问的。”
“不管任何事情都要有一颗坚持到底的心。”
“生活就是个不停尝试,不断经受考验的过程。”
“只要拼搏努力,就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每一种挫折,都是那么的残忍无情。”
“但是拼搏才能使自己学到真正的知识。”
“样子的脸由红而白,把以前所受过的一切委屈都一下子想起来,全堵在心上。”
“他没话可说,只能立在那里,等个水落石出;至少他得作到这个,才能像个男子汉。”
“虎妞没想到事情来得这么快,把最后的一招这么早就拿出来。刘四爷更没想到事情会弄到了这步天地。”
好段
“婚后祥子和虎妞各有感慨。祥子想继续拉车,虎妞希望他更多时间在家。虎妞甚至想回去找四爷,重新回到人和车厂,祥子也暗中回去看了看。经过几番商量,两人终于折中达成一致:买车。”
“大杂院里有七八户人家,多数的都住着一间房;一间房里有的住着老少七八户。这些人有的拉车,有的作小买卖,有的当巡警,有的当仆人。各人有各或打架。炉灰尘土脏水就都倒在院中,没人顾得去打扫,院子当中间儿冻满了冰,大孩子拾煤核回来拿这当作冰场,嚷闹着打冰出溜玩。顶苦的是那些老人与妇女。老人们无衣无食,躺在冰凉的炕上,干等着年轻的挣来一点钱,好喝碗粥,年轻卖力气的也许挣得来钱,也许空手回来,回来还要发脾气,找着缝儿吵嘴。老人们空着肚子得拿眼泪当作水,咽到肚中去。那些妇人们,既得顾着老的,又得顾着小的,还得敷衍年轻挣钱的男人。她们怀着孕也得肚子盛着一碗或半碗粥,或者还有个六七个月的胎。她们得工作,得先尽着老的少的吃饱。她们浑身都是病,不到三十岁已脱了头发,可是一时一刻不能闲着,从病中走到死亡;死了,棺材得去向‘善人’们募化。那些姑娘们,十六七岁了,没有裤子,只能围着块什么破东西在屋中——天然的监狱——帮着母亲作事,赶活。要到茅房去,她们得看准了院中无人才敢贼也似的往外跑;一冬天,她们没有见过太阳与青天。那长得丑的,将来承袭她们妈妈的,硬面饽饽的,卤煮炸豆腐的,也在门前吆喊两声。她端着碗,扬着脸,往屋里端这些零食,小孩子们都把铁条似的手指伸在口里看着她,仿佛她是个什么公主似的。她是来享受,她不能,不肯,也不愿,看别人的苦处。”
赏析
通过对比,表现了大杂院里七八户人家的穷苦和虎妞物质生活的优越。可虎妞却不管大杂院百姓的死活,不想去关心他们,体现了虎妞的自私。
本章节运用了大量的描写和语言技巧,使得整个故事情节更加生动,给人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例如,“拉风帘”一词的使用,使得妓院里的房间更加具体和真实;“饥肠辘辘”则生动地描绘了祥子做跑腿时的饥饿状态;“每一步都像踢在梦似的”则表达了祥子内心的感受,通过使用“梦似的”这个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