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丫文案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丫丫文案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找出一个首尾呼应的句子并赏析

59

首尾呼应是一种常见的写作手法,通过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使用相同或相似的句子或表达,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以下是一个具体的例子:

课文:《再别康桥》(徐志摩)

首尾呼应的句子:

开头:“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结尾:“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赏析:

这句话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出现了,通过重复使用“轻轻的”这个词,营造出一种轻柔、舒缓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深深眷恋和依依惜别之情。同时,这种首尾呼应的写作手法也使得文章的结构更加完整,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艺术效果。

课文:《匆匆》(朱自清)

首尾呼应的句子:

开头:“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结尾:“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赏析:

这句话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出现了,通过重复提出相同的问题,引发读者对时间流逝的深思,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李大钊)

首尾呼应的句子:

开头:“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

结尾:“1927年4月28日。”

赏析:

通过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提到同一个日期,文章形成了一种强烈的时间感和历史感,使读者对文章的主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课文:《父亲的树》(未提供具体课文,但类似结构)

首尾呼应的句子:

开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结尾:“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赏析:

文章的开头提出了一个悬念,结尾则是对这个悬念的回应,通过这种首尾呼应的方式,文章的结构更加紧凑,情感表达更加流畅。

通过这些例子可以看出,首尾呼应的写作手法能够有效地增强文章的结构美和情感表达,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获得更加深刻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