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故地重游,物是人非”的主题,中国古代诗词中有多首经典作品表达了类似的情感。以下是相关诗作的整理:
一、唐代经典
《黄鹤楼》- 崔颢 -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 通过黄鹤楼的变迁,感慨历史人物的消逝与自然的永恒。
《乌衣巷》- 刘禹锡
-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 以燕子归巢的意象,表现昔日豪门兴衰的对比。
《台城》- 杜牧
-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 通过台城(南京紫金山)的景物,追忆六朝往事,抒发现代人对历史的怅惘。
二、宋代代表性作品
《题都城南庄》- 崔护
-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 以桃花依旧反衬人事变迁,成为爱情诗中的经典名篇。
《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刘过
-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 通过重游南楼,表达对青春逝去的无奈与对故人的追思。
《沈园二首·其一》- 陆游
-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 因陆游与唐婉的悲剧爱情故事衍生,成为悼亡诗的典范。
三、其他相关作品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虽未直接描写重游,但“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隐含物是人非的感慨。 纳兰容若《虞美人·银床淅沥青梧老》
总结
这些诗作通过自然景物与人事对比,展现了故地重游时“物是人非”的普遍情感。从崔颢的黄鹤楼到刘禹锡的乌衣巷,从崔护的桃花到纳兰容若的沈园,跨越时空的共鸣使这些诗句成为中华文化中的经典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