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考试期间,常有一些谣言在网络上流传,这些谣言可能会给考生和家长带来不必要的恐慌和误导。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高考谣言:
花钱可买高考试题及答案
不法分子会在钓鱼网站上兜售所谓的“高考真题”或“绝密答案”,声称准确率极高,并提供“预付订金”等诱惑信息。还有声称可以花钱雇佣“枪手”替考,或通过发送“样题试卷”的名义发送病毒以套取用户信息。
提醒:高考试题属于国家绝密级材料,其保管和运送都有严格的管理措施,所有接触试卷的人员都实行封闭式管理。广大考生及家长不要存在侥幸心理,不要相信所谓的提前拿到高考真题和答案,以免上当受骗。
寻找丢失准考证的学生
每年高考开考当日,网上都会流传某某考生准考证丢失的信息,引发网民的广泛关注和转发。然而,这些信息经核实后往往发现是虚假信息,所留联系电话多为诈骗电话。
提醒:若遇到此类信息,建议与公安机关或考生所在考点学校取得联系,未经核实情况下不转发、不跟贴、不评论、不拨打相关联系电话,谨防上当受骗。
高考阅卷赶进度不管对错
有谣言称高考阅卷老师为了赶进度而不顾评卷质量,甚至跨科阅卷,导致学生分数低于预期。
提醒:高考阅卷工作严格遵循“坚持标准、统一程序、宽严适度、前后一致”原则,并有严格的质量监控程序,确保公平公正。评卷老师还要接受严格的岗前培训,不会跨科阅卷,一旦发现评卷老师存在问题,卷子都会复查重评。
考题泄露,花钱能买试题
高考语文还没开考,网络上就已“剧透”出多个版本的高考作文题,引发广泛关注。
提醒:高考试题属于国家绝密材料,其命制、保管都在国家规定的保密场所进行,有严格的保密管理措施。考试前,试题是不可能被泄露的。
有人捡到高考试卷
不法分子声称捡到高考试卷,并试图通过转发信息来骗取关注或进行诈骗。
提醒:高考试卷运送有严格的安保措施,公安武警人员全程押运,全程无死角视频监控,并采取技术手段全程车辆定位,不会也不可能有试卷丢失,请大家切勿轻信,不转发、不评论此类不实信息。
短信或电话通知考生存在作弊行为
诈骗分子可能会通过短信或电话等形式通知考生存在作弊行为,要求考生私下联系或交纳费用。
提醒:高考作弊是一种违法违规行为,考生在高考中如有作弊行为,会由教育考试部门经核实后按规定流程当面送达有关材料,不会以短信、电话等非正式途径私下联系考生,收到此类信息切勿理会,谨防上当受骗。
提前查询高考分数
诈骗分子利用考生和家长急于查询成绩的心理,通过微信群、手机短信等渠道发送“提前查询分数”的虚假广告链接实施诈骗。
提醒:省级教育考试机构会在规定时间节点统一公布考生分数,不存在提前查询高考分数情况。链接中要求填写身份证、准考证等相关信息并交纳查询费用,一旦上当不但会有财产损失,还会泄露个人信息。
利用“内部数据”分析高考志愿,收取高额费用
不法中介或网站宣称掌握内部数据,能够“精准定位院校”,并假冒所谓志愿填报专家身份,声称“百分百保上”“一分不浪费”,以此收取高额费用。
提醒:高考报志愿阶段,考生应通过正规渠道进行志愿填报,不要轻信所谓的“内部数据”和“志愿填报专家”,以免上当受骗。
这些谣言不仅会影响考生的情绪和心态,还可能带来财产损失和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因此,考生和家长在面对这些信息时,应保持冷静,通过官方渠道进行核实,避免轻信和传播不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