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丫文案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丫丫文案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考试试题骗局有哪些

59

网售所谓“高考考题”“高考答案”

不法分子在网络平台或交流群中兜售所谓“高考真题”“绝密答案”,标榜“准确率极高”“违约退款”等诱惑信息,并以“预付订金”等名义要求用户先付款。还有的不法分子声称可以花钱雇佣“枪手”替考,或借传送“样题试卷”的名义向用户电脑或手机发送病毒,套取用户信息。

销售考试作弊器材

骗子散布销售短信橡皮、无线耳机等作弊器材信息,声称器材可以通过高考安检,并承诺在高考过程中帮助联系答题,传递答案,帮助考生考试过关。然而,高考安保措施越来越完善,这些所谓的作弊器材根本无法通过安检,也不会有任何“考试高手”帮助答题。

伪造虚假查分网站

高考结束后,骗子利用家长“熬”不住的焦躁情绪作案,通过伪基站群发短信,称可查询高考成绩,并附有一个网址链接。不少考生及家长收到此类信息后,便会迫不及待点开网址链接,输入个人信息,然后手机便会被偷偷植入盗取网银的木马病毒。

“考试包过,免考保过”的骗局

诈骗者宣称与考试主办方关系紧密,有内部资源,学生交高额费用就能轻松过关。然而,正规考试制度严谨,监管严格,“包过”“免考”根本不可能。一旦缴费,他们就找理由拖延,考试过后便消失,学生钱财有去无回。

声称有内部指标

不法分子谎称有特殊关系可获得高校“内部指标”“计划外指标”,引诱家长花钱“打点”。正规的招生录取不会产生任何附加费用,凡是需要收取保证金、录取费、指标费的“招生指标”,都是诈骗。

售卖“聪明药”

不法分子会在临近高考前,在网上售卖所谓的“聪明药”,比如阿莫达非尼。然而,这种药物是用于治疗睡眠紊乱的处方类药品,被误传为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学习成绩的“聪明药”。

替考包过类诈骗

假借替考实施诈骗,以替考需要制作假证件为由收取手续费,同时要求考生提供个人信息,并利用当事人个人信息继续实施不法诈骗活动。

修改分数类诈骗

不法分子谎称通过“替换答题卡”的手段来修改分数,实际上考试分数评定统计严谨公正,有多层把关监督,不可能随意篡改。

这些骗局利用考生和家长的急切心理和侥幸心理,通过虚假承诺和高额收费进行诈骗。广大考生和家长应提高警惕,不要轻信这些骗局,避免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