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考试体系包含多种考试类型,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一、核心课程与评估体系
IBDP(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Diploma Program) - 面向11-12年级学生,学制2年,含6门学科领域(语言与文学、语言习得、个体与社会、科学、数学、艺术与个人发展)及3项核心要求(CAS社区服务、TOK知识理论、EE拓展论文)。 - 考试形式包括选择题、论述题、实验报告等,总分为45分(每科最高7分)。
IBSL(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Standard Level)
- 面向10-11年级学生,学制1年,涵盖语言与文学、语言习得、科学、数学等科目,侧重基础知识的掌握与技能应用。
IBAL(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Advanced Level)
- 面向12年级学生,学制1年,内容比IBSL更深入,包括语言与文学、科学、数学等科目,强调学术深度与研究能力。
二、考试科目分类
语言与文学: 母语文学、外语A/B、文学分析等。 语言习得
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实验科学,以及地理、经济学等社会科学。
数学:分为AA(分析数学)和AI(应用数学)两类,涵盖微积分、代数、概率统计等。
艺术与个人发展:音乐、美术、戏剧或心理学、商务管理等。
个体与社会:历史、地理、经济学等学科。
三、考试形式与时间
考试时间:每年11月和次年1月各考一次,具体时间因地区考区而异(如中国属A考区)。
考试内容分布:每科考试时长1.5-3小时,题型包括选择题、论述题、实验报告等。
成绩构成:
内部测评(IA):占比20%-30%,考查课堂表现、实验、数学调研等;
外部测评(EA):占比70%-80%,由IBO统一命题,采用闭卷考试。
四、其他说明
考试趋势:2026年IB将推出在线考试,部分科目(如语言与文学、数学)将实现数字化;
分区情况:全球分为A、B、C三个考区,中国位于A考区。
以上信息综合了IB官方课程体系及近年考试动态,涵盖主要考试类型、科目分布及评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