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考试改革的主要要求包括:
听力
听力不再是简单的听选,而是生活场景的综合考查,需要同时调动听、读、看、写技能。
听力分值保持30分不变,与统考笔试分离,实行机考,一年两次考试,安排在每年12月和次年3月进行,取听力最高成绩与笔试成绩一同组成英语科目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词汇
考试大纲要求学生有3500左右的词汇量,其中核心词汇1000个左右,高考试卷中经常考到,多是大家熟悉甚至在初中就学过的词汇,要熟悉掌握其搭配、结构和习惯表达。
词汇积累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学生们可以通过“一次大量,反复多次”的记忆模式来增强记忆效果。
阅读
阅读量大幅提升,材料多样,还需逻辑推理。
阅读理解能力是英语学习的基础,考试中,阅读材料篇幅较长,题型更加多样化,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准确把握文章主旨,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写作
写作从低年级就开始考查,形式五花八门。
写作能力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环节,考试中,写作题目更加贴近学生生活,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篇完整的短文,体现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口语
改革后,在笔试基础上,增加听力和口语测试。
不同地区,英语听说能力的分数并不一样,例如北京将增加口语考试,口语加听力考试共计50分。
英语口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今后参加口语考试的分数线会降低,但由于“考官”数量的限制,“门槛”只会逐步降低。
考试形式
考试形式逐渐多样化,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笔试,增加了听力、口语、写作等实践性考试。
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学生可多次参加,按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分,成绩三年内有效。
考试内容贴近生活
英语考试内容更加贴近学生日常生活,涉及购物、旅游、环保、科技等主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其他
英语学科分数在高考招生中的权重有所调整,考试分值由150分降低到100分。
高考可能只有一天,“只考语文、数学两门”,外语(主要是英语)将退出高考统考,改为社会化考试方案,考试可考两次。
这些改革措施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英语考试更加全面、科学和实用。建议学生和家长关注这些变化,及时调整学习策略,以适应新的考试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