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高考的考试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传统高考模式(大文大理)
考试科目:语文、数学、外语以及文科综合(政治、历史、地理)或理科综合(物理、化学、生物)。
考试试卷:文理不同卷,理综物理、化学、生物是一套试卷,文综历史、地理、政治是一套试卷。
录取模式:主要依据高考成绩进行录取,按“院校”投档。
新高考“3+3”模式
考试科目: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加上考生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六门科目中自主选择的3门选考科目。
考试试卷:语文、数学、外语三门不分文理,使用统一的试卷;选考科目采用等级分。
录取模式:主要依据高考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进行录取,部分省份还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录取方式改为按“专业(类)+ 院校”或“院校专业组”投档。
新高考“3+1+2”模式
考试科目: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考生从物理、历史中选择一门作为首选科目,再从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中自主选择两门作为再选科目。
考试试卷:语文、数学、外语三门不分文理,使用统一的试卷;首选科目采用原始分,再选科目采用等级分。
录取模式:依据高考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进行录取,部分省份还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录取方式改为按“院校专业组”投档。
新高考增加的其他形式
口语和综合素质评价:部分新高考模式除了笔试外,还包括口语和综合素质评价等多种考试形式。
两次英语考试:在“3+3”模式中,英语有两次考试机会,考生可选择较高的一次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建议
了解所在省份的政策:不同省份的高考改革进度和模式可能有所不同,考生和家长需详细了解所在省份的具体政策。
提前规划选科:新高考模式下,考生有更大的选择权,但也需要提前规划选科,结合个人兴趣和职业规划。
重视综合素质评价:除了高考成绩外,综合素质评价也是新高考录取的重要参考因素,考生需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