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考试中常考的成语包括:
惨淡经营:
指下笔之前竭力劳神构思,也指苦心谋划经营某事。
老气横秋:
形容摆老资格,自以为了不起,也形容人没有朝气,暮气沉沉的样子。
舞文弄墨:
歪曲法令条文或玩弄文字技巧。
细水长流:
比喻节约使用财物或人力使经常不缺,也比喻一点一滴地做某件事。
装神弄鬼:
装扮成鬼神(骗人)或故弄玄虚。
翻天覆地:
形容变化大而彻底,也形容闹得很凶。
念念有词:
指迷信的人小声说祈祷的话。
出言无状:
说话超越了本人身份、地位,显得无礼。
深恶痛绝:
厌恶、痛恨到极点。
平淡无奇:
事物或诗文平平常常,没有吸引人的地方。
忸怩不安:
侧重表现羞惭。
坐立不安:
侧重表现心情烦躁。
归根到底:
归结到根本上。
多愁善感:
形容人感情脆弱,容易发愁或感伤。
奴颜婢膝:
卑躬屈膝、奉承巴结的样子。
精疲力竭:
非常疲劳、体力消耗已尽。
不可磨灭:
多指功业、言论、印象、事迹、精神等不因时间的推移而消失。
永垂不朽:
指光辉的事迹或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不可磨灭。
不屈不挠:
形容不畏困难十分顽强,或在恶势力面前坚决不屈服。
安步当车:
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
安土重还:
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杯水车薪:
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
别无长物:
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
不为已甚:
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已甚,过分。
不即不离:
不接近也不疏远,即,接近。
哀而不伤:
形容诗歌、音乐等具有中和之美,也比喻处事适中,没有过与不及之处。
安居乐业:
比喻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
安之若素:
安然相处,和往常一样,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
八面玲珑:
形容为人处世圆滑,各方面都能巧妙应对。
峥嵘岁月:
形容不平凡的年月。
31. 风华正茂:正是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年轻有为。
32. 挥斥方遒:是说热情奔放,劲头正足。
33. 百舸争流:形容群舟争相行驶。
34. 天伦叙乐:老人和孩子在一起其乐融融的样子。
35. 危在旦夕:形容危险即在眼前。
36. 从谏如流:指听从好的建议就像水从高处流下一样顺畅自然,形容乐意接受别人的意见。
37. 洞若观火: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就像看火一样。
38. 统筹兼顾:统筹:统一筹划,兼顾:各方面都照顾到,通盘筹划,同时照顾到各个方面。
39. 妇孺皆知:妇女和小孩子都知道,形容事情散播得非常广,大家都知道。
40. 举重若轻:比喻处理艰难问题或进行繁重的工作时都显得很轻松。
41. 司空见惯:司空:古代官名,见惯:常见而习惯了,比喻常见之事,不足为奇。
42. 一马当先:原指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领先、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