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毕业考试的科目设置因地区教育政策和学校要求存在差异,但综合多地区信息整理如下:
一、核心必考科目
语文 - 考试内容:阅读理解、写作、古诗文鉴赏等。
- 分值占比:通常为120-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
数学
- 考试内容:代数、几何、统计与概率等基础内容。
英语
- 考试内容:语法、阅读、写作及听力(部分地区含口语测试)。
物理
- 考试内容:力学、热学、电磁学等基础物理知识。
化学
- 考试内容:物质性质、化学反应、实验技能等。
生物
- 考试内容:细胞结构、遗传规律、生态学等基础知识。
历史
- 考试内容:中国古代史、世界史、近现代史等。
政治(或道德与法治)
- 考试内容:思想品德、法律知识、时事热点等。
二、选考科目(部分地区要求)
文科综合: 道德与法治/思想品德60分 + 历史70分 + 生命·生态·安全20分。 理科综合
其他选考科目:地理、生物、信息技术、劳动技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等(如安徽、云南等地)。
三、考查科目
实验操作:物理、化学、生物各10分。
体育:采取“3+X”模式(3项必考+1项选考,如跳绳、立定跳远、中长跑等)。
四、考试形式
笔试:闭卷为主,部分科目(如历史、政治)可能开卷。
其他评价:实验操作技能、体育测试等。
注意事项
1. 具体科目划分以当地教育部门最新文件为准,建议考生咨询学校教务处。
2. 部分地区将思想品德与历史合并为“思想品德与历史”科目。
3. 语文科目可能包含传统文化内容。
建议考生结合自身学校要求,制定复习计划,重点突破核心科目,同时关注选考科目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