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思念逝去母亲的古诗词,可参考以下分类整理:
一、直接悼念类
1. 《西上辞母坟》陈去疾:高盖山头日影微,黄昏独立宿禽稀。林间滴酒空垂泪,不见丁宁嘱早归。
2. 《母别子》白居易: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新人迎来旧人弃,悲在君家留两儿。
3. 《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二、追思往昔类
1. 《思母》袁戈:夜雨潇湘灯火昏,清明时节鹒声闻。伤魂最是家千里,泪看高堂少一人。
2. 《祭母》:梦中不见母音容,夜半醒来放悲声。再无慈母门前盼,泪洒归途履如封。
3. 《忆母》:凝望母慈颜,骤然心惊骇。何堪母已去,泣祈是梦哉。
三、以物寄情类
1. 《浣溪沙·忆母》:慈母咳吐病床中,一日不起辞归阴。月余医治走匆匆,反哺乌鸦娘寿短。
2. 《西江月·怀念母亲》:秋风秋雨秋时,慈母病中哀叹。医药月余药无效,娘亲匆匆走。
3. 《墨萱图》王冕:萱草花摇动,游子心牵挂。母倚门情切切,游子行路苦。
四、慰藉亡魂类
1. 《哭母》黄仲则: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2. 《西江月·临终嘱托》:临终仍念儿孙事,夜半吞声复母思。肝肠欲断深悲切,面目犹存不复生。
3. 《祭母》:灵前泣别天地隔,思绪恍惚无着落。春来枝头抽新绿,心寒卧衾梦回昨。
这些诗词通过直接悼念、追思往昔、以物寄情等手法,表达了对逝去母亲的无限思念与悲痛。建议可根据具体情感需求选择,或配以菊花、萱草等意象图片,更能烘托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