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是学术论文中用于梳理和评价相关领域研究现状的重要部分。其核心功能是通过系统分析已有文献,提炼关键信息,为研究问题提供理论基础和文献依据。以下是具体说明:
一、文献综述的定义与作用
定义 文献综述是对特定领域、专业或研究主题的相关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评价后,形成的综合性学术陈述。它不同于研究论文的原创性研究,侧重于对已有知识的系统梳理。
作用
理论基础: 为研究问题提供理论支撑和文献依据; 研究现状
研究方法:介绍相关研究采用的方法及局限性。
二、文献综述的字数要求
一般要求 文献综述的字数需根据论文总字数和学科规范确定,通常占论文总字数的20%-30%。例如,1万字的论文,文献综述部分需写2000-3000字。
学科差异
普通本科: 通常要求4000-6000字,重点研究需8000-10000字; 硕士/博士论文
期刊文章:字数限制严格,通常为3000字左右。
三、文献综述的结构要点
核心结构 摘要:
200字以内,需独立概括文献主要内容;
引言:200-500字,说明研究背景、目的及综述范围;
主体:4000-6000字,分主题或时间顺序组织文献,进行比较分析;
参考文献:列出所有引用的文献。
写作规范 避免罗列文献,需对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与批判性分析;
需注明文献来源、作者观点及研究方法。
四、注意事项
时间安排:
建议在论文开题后尽早开始,避免临近截止日期匆忙完成;
深度要求:需关注文献间的关联性,提出自己的见解或研究方向;
引用规范:严格遵循学术规范,避免抄袭,引用需标注出处。
通过以上要点,可系统构建文献综述框架,确保内容全面且符合学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