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明寄哀思的七绝诗,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如下:
一、传统悼亡类
1. 《清明哀思》
清明细雨泣亡人,新冢凄凄伴旧坟。
生命如风摧灭烛,杜鹃啼血怎堪闻。
但向天堂即是家,岁岁荒山遍插花。
纸钱欲把先贤祭,但向天堂即是家。
2. 《清明祭祖》
清明祭祖人车涌,古墓新坟遍插花。
赵姓兴隆钱姓旺,南山喧闹北山哗。
休追阔佬空攀比,不让空囊枉叹嗟。
纪念先贤行孝事,双亲膝下更堪夸。
二、自然意象类
3. 《清明细雨》
清明细雨润荒丘,墓冢碑前涕泗流。
烟缕难传心底事,鲜花且寄梦中愁。
松风瑟瑟悲声起,柳影悠悠别恨留。
往昔音容长记取,阴阳虽隔意难休。
4. 《清明忆亲》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柳线飘烟细雨纷,贤孙孝子祭先坟。
碑前三叩情思寄,孝道千秋岁月欣。
三、时空隔阂类
5. 《清明遥祭》
大疫三年久别乡,清明遥祭意彷徨。
坟莹千里凄然望,杜鹃啼血梦断肠。
香烛焚尽哀思在,纸钱难寄故人情。
惟将思念托明月,愿得魂归故里明。
四、追思往昔类
6. 《清明寄怀》
清明细雨润荒丘,墓冢碑前涕泗流。
音容笑貌荫支胤,叶茂枝繁万代诗。
草长莺飞三月间,暮春山青水秀绿。
细雨霏霏玉帝泪,人车依依小径迷。
这些诗作通过不同的视角表达清明时的哀思:传统悼亡类直白追思逝者,自然意象类借景抒怀,时空隔阂类凸显生者与逝者的距离,追思往昔类则通过回忆与现实的对照深化情感。七绝的简洁形式更利于浓缩深沉的哀思,符合清明节的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