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的破坏力主要由以下三个因素引起:
一、强风
风速与风压 台风中心持续产生17米/秒以上强风,部分区域可达60米/秒以上。当风速达12级时,每平方米风压可达230公斤,足以摧毁建筑物、桥梁等基础设施。
风力对地影响
强风不仅直接破坏地表物体,还会引发次生灾害,如吹倒树木、广告牌等,加剧建筑损毁。
二、暴雨
降水量与强度
台风登陆时伴随强降雨,单日降水量可达100-300毫米,极端情况下超过500毫米。暴雨易引发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同时淹没低洼地区。
洪水灾害
暴雨导致河流水位上涨,海水倒灌,进一步加剧土地淹没和基础设施损毁。
三、风暴潮
海水倒灌与淹没
台风带来的强风和气压变化引发海水异常升降,形成风暴潮。低洼地区、沿海城市和海岛易被淹没,海水渗透还会导致土壤盐碱化。
次生灾害叠加
风暴潮常与暴雨、洪水叠加,形成“三重灾害”复合效应,加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补充说明
台风形成需满足以下条件:
海水温度: 热带海洋表面温度需≥26.5℃,提供能量来源; 地转偏向力
初始扰动:微弱热带涡旋或低压系统。
台风虽破坏力巨大,但也能通过调节气候、缓解干旱、提供降水等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