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大青树下的小学》中,具有新鲜感的词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然景物描写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 通过“山坡”“坪坝”“绒球花”“太阳花”等意象,描绘出多民族学生从不同方向汇聚到学校的生动场景,展现自然环境与人文活动的融合。
“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运用拟人手法,将自然景物与学生活动结合,营造出静谧而充满生机的课堂氛围。
二、民族特色描写
多民族学生同校
文中提到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和汉族学生共同学习,体现了民族团结的主题,如“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还有汉族的”。
民族服饰的绚丽多彩
“穿戴不同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通过视觉描写强化了多元文化交融的意象。
三、情感与哲理表达
雨声的象征意义
文中“雨声所敲打的,除去岁月的回响外,还有昔日难再的痛惜与欲语还休的惆怅”,将雨声升华为情感共鸣的载体,引发对时光流逝的思考。
生命与自然的隐喻
“雨人从天空中那无形的滑梯滑下,掉在地上,顿时溅起一朵朵晶莹剔透的水花”,通过拟人化描写将雨与生命活力联系起来。
四、修辞手法运用
排比句式: 如“从山坡上/坪坝里/小路上”,增强语言节奏感。 比喻手法
这些词句通过生动的描写、多民族元素的融合以及情感与自然的交融,共同构建出《大青树下的小学》独特的诗意世界,成为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