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料与原料的主要区别体现在材料组成、加工状态和应用性能等方面,具体分析如下:
一、材料组成
原料 单组份聚合物,如SEBS(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弹性体)、SBS(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弹性体)等基础树脂,通常以粉末或颗粒状存在,流动性较差。
改性料
多组份复合高分子材料,由基础树脂(如SEBS、SBS)、软化油、增强树脂(如聚碳酸酯、聚丙烯)、功能助剂(阻燃、抗菌等)、相容剂等通过共混改性工艺制成,属于改性新料。
二、加工状态
原料
多为粉末或颗粒状,需经过成型加工才能使用,属于生料。
改性料
已经通过共混、造粒等工艺加工成颗粒状,可直接用于注塑、挤出等成型加工,属于再生料或半成品。
三、应用性能
原料
性能单一,主要体现基础树脂的特性(如柔韧性、耐磨性),无法满足复杂功能需求。
改性料
通过添加功能助剂和增强成分,可赋予材料特殊性能,如阻燃性、抗菌性、金属质感、静电屏蔽等。
四、物理形态
原料: 粉末状或不规则圆形颗粒,透明度较高。 改性料
总结
改性料通过多组份共混和加工工艺,克服了单一树脂的局限性,兼具基础性能与功能特性,是现代塑料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材料之一。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