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存高远和好高骛远是两个成语,常被用来形容人的志向和追求,但两者在含义和用法上有本质区别:
一、核心含义差异
志存高远 - 褒义:
指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或追求卓越的精神状态,强调脚踏实地、勤奋努力。例如:
> "科学家们志存高远,致力于攻克医学难题"
- 核心要素:目标远大且基于现实,注重行动与奉献(如"为人民做事")。
好高骛远 - 贬义:
形容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仅停留在空想或幻想中,缺乏实际行动。例如:
> "他整天好高骛远,从不付诸实践"
- 核心要素:目标脱离实际,缺乏可行性。
二、行为特征对比
志存高远:
① 目标明确且可追求(如"成为行业领袖");
② 注重过程与积累(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③ 与奉献精神结合(如"先天下之忧而忧")。- 好高骛远:
① 目标虚幻(如"一步登天");
② 缺乏行动力(如"空谈误国");
③ 仅追求表面(如"为官发财")。
三、典型用法示例
志存高远:
> "作为青年,我们应志存高远,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结合"
好高骛远:
> "他的职业规划好高骛远,整天做白日梦,毫无进展"
四、两者的联系与区别总结
联系:两者均包含"高远"一词,但前者强调积极进取,后者多含消极意味。- 区别:
价值取向:志存高远是社会所倡导的积极品质,好高骛远则常导致失败;
行动导向:前者强调"知行合一",后者多为"纸上谈兵"。
建议:在追求目标时,应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可行计划,既要有"鸿鹄之志",更需"脚踏实地",避免陷入好高骛远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