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准备
工件建模 - 创建三维模型或导入已有工程图,设置工件坐标系(如以工件端面为原点的MCS_SPINDLE坐标系)。
- 定义毛坯边界和安装位置,确保毛坯长度与工件一致。
刀具配置
- 选择车刀类型(如OD_55_L,刀片形状为35度V型),设置刀尖圆角半径、主偏角(93度)等参数。
- 根据加工需求创建多把刀具(如9把),并配置进给速度、切削深度等参数。
二、编程核心步骤
创建加工工序
- 在UG12中新建加工工序,选择"曲面加工"功能模块。
- 确定加工方向(如顺时针或逆时针),并设置刀具半径补偿。
定义加工区域与路径
- 通过草图或几何体定义加工区域,选择刀具路径生成算法(如快速进给逼近非切削区域)。
- 调整切削参数(进给率、转速、切削深度),并检查路径是否符合加工要求。
生成与验证程序
- 导出加工程序为机床可读取的格式(如G代码)。
- 使用模拟功能验证刀具轨迹和参数设置,避免碰撞。
三、注意事项
参数优化
- 合理设置切削参数以平衡加工效率与刀具寿命,例如采用快速进给减少空走刀时间。
- 根据工件材料调整切削参数,如硬度较高的材料需降低进给速度。
安全与验证
- 确保刀具路径与工件边界无冲突,避免刀具碰撞。
- 加工前进行模拟仿真,确认程序正确性后再进行实际加工。
四、补充说明
坐标系选择: 优先使用自动判断坐标系,复杂工件可手动调整。 刀具管理
后处理与报告:生成加工报告,记录参数和加工状态,便于质量追溯。
以上步骤为UG12数控车编程的基础框架,具体操作可能因版本差异略有不同。建议结合官方教程或视频教程进行实践,逐步掌握高级功能(如多轴联动、复杂曲面加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