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日而语”和“相提并论”是两个常用的成语,但它们的含义和用法有明显区别:
一、核心含义差异
同日而语 - 指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的比较
,强调时间上的变化。通常用于否定句,表示“不能相提并论”或“无法放在同一时间看待”。例如:
> 现代科技的发展与过去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 出处: 《战国策·赵策二》。相提并论
- 指不同事物不加区别地混在一起谈论,强调事物间的差异性。可用于不同时间或空间的比较,但更侧重“笼统看待”或“不加分析”。例如:
> 他的成绩与顶尖学生相比不足为道,但与自己过去相比已大有进步。 - 贬义倾向: 多用于否定句,表示对事物评价的不当类比。例如: > 不能将艺术创作与商业利益相提并论。 二、用法特点 时间维度
“同日而语”仅用于同一事物不同时间的对比(如“现在与过去”);
“相提并论”可涉及不同时间,但核心在于事物间的差异性。
语境侧重:
“同日而语”强调“时间上的不可比性”(如技术进步);
“相提并论”强调“性质或差距的悬殊”(如能力与财富的对比)。
句式要求:
两者均多用于否定句,但“同日而语”更固定地与“不可”“不能”等否定词搭配。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
相提并论(如“等量齐观”);
等量齐观(强调同等看待)。- 反义词:
同日而语(如“今非昔比”);
混为一谈(如“区分事物”)。
四、易混淆点辨析
部分题目可能将“混为一谈”与“相提并论”混淆,但两者有本质区别:
混为一谈:侧重“错误类比”(如“把苹果和橘子混为一谈”);
相提并论:侧重“不加分析的对比”(如“将成功与失败相提并论”)。
综上,使用时应根据语境选择合适成语:若强调时间变化,用“同日而语”;若强调差异性,用“相提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