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医师的考试科目设置需根据具体职业资格要求进行区分,主要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一、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考试
《理论知识》 包含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异常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咨询心理学等基础理论课程,主要考察心理学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及应用方法。
《技能操作》
涵盖心理诊断技能、心理咨询技能、心理测试技能等实践操作内容,强调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场景的能力。
考试形式: 线上机考,120分钟内完成120道选择题,满分100分,60分合格。 合格标准
综合考试(理论+技能)总成绩需达到60分以上,且论文成绩不低于60分。
二、心理医生执业资格考试(部分地区)
《心理学基础》 覆盖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核心内容,作为心理学知识体系的基础。
《临床心理学》
重点讲解异常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及咨询技能,强调临床应用能力。
《实践技能》
包括心理诊断、心理治疗、心理测试等实操环节,需通过案例分析等形式完成。
考试形式: 线上机考,理论部分120分钟,技能部分120分钟,总分240分,120分合格。 合格标准
综合考试总成绩需达到120分以上。
说明
地区差异:心理咨询师与心理医生的考试内容存在明显差异,前者侧重理论应用,后者更强调临床实践。建议考生根据职业规划选择对应的考试方向。
职业发展: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是入门门槛,而心理医生需通过更高级别的执业资格考试(如卫健委认证),两者在职业晋升和薪资待遇上存在差异。
以上信息综合了国家职业资格鉴定及部分地区最新考试要求,考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备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