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
各专业不接受调剂。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
2024年不接受调剂。
暨南大学:
2024年不接受校外调剂申请,但个别生源不足的专业可以从校内相同或相近专业调剂。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医类、护理类、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等专业一般不接受校外调剂;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科学技术哲学等专业可以在国家调剂政策允许范围内进行调剂。
南京大学商学院:
不接受任何理由的破格申请和调剂申请。
北京大学医学部:
之前是院内调剂,2024年调整为通过研招网调剂系统进行全国调剂。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网传今年取消校内调剂。
中国科学院大学:
从2023年起,除西部地区(重庆、四川、云南、贵州、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和东北地区(辽宁、吉林)研究所外,其他所有培养单位不再接收报考校外硕士的调剂考生。从2024年起,除新疆和青海地区研究所外,其他所有培养单位不再接收报考校外硕士的调剂考生。
浙江大学:
医学院一志愿上线考生生源充足,不接收外院调剂生,仅接受医学院内的二级招生单位间的调剂。
中山大学:
2023年明确不接受校外调剂申请,因第一志愿报考该校生源充足。
中南大学:
总体生源充足,不接收一志愿报考外校的考生调剂。
中央财经大学:
根据上线生源总体情况,本年度所有专业均不接收任何调剂复试考生。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医类专业总体上线生源充足,一般不接受校外调剂。
南京大学:
医学院不接受任何理由的调剂申请。
西安交通大学:
仅非全日制专业学位工商管理专业(1251)EMBA方向接收校外调剂,其他全日制学术学位、专业学位生源充足。
北京师范大学:
录取优先级为第一志愿上线复试合格考生,高于调剂复试合格考生。
天津大学:
各专业一志愿考生与调剂考生分别排序,先录取一志愿考生,后录取调剂考生。
杭州师范大学:
一志愿上线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数150%的专业,原则上不得进行调剂。
郑州大学:
一志愿和调剂考生分批组织复试录取,一志愿复试合格生源满足计划需求的专业不再接受二志愿调剂,一志愿上线生源不足的专业可从校内相同、相近专业或接收外校优秀生源调剂。
上海财经大学:
非全日制金融硕士(资产与财富管理研究方向)、非全日制工商管理硕士(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研究方向)、非全日制会计硕士和工程管理硕士可接受少量调剂;其他各学科专业均不接收校内外调剂。
西南财经大学:
除工商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会计学院、经贸外语学院、体育学院外,其它各学院都明确说明不接受调剂。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临床医学生源充足,均不接收院外调剂,只有院内专业方向调整。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各专业均不接收调剂。
复旦大学:
各院系对于一志愿生源不足的专业,可从校内合格生源中接收调剂考生。
这些学校或学院在2024年或之前已经明确表示不接受校外调剂,建议考生在报考时仔细查阅相关招生信息,以确保能够顺利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