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助理医师考试主要分为 理论考试和 实践技能考试两部分,具体内容如下:
一、理论考试(医学综合笔试)
基础综合科目 包含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预防医学、卫生法规等8门课程,主要考察基础医学和人文医学知识。
专业综合科目
根据执业方向不同,分为临床、口腔、公共卫生三个类别:
- 临床类: 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占比最大); - 口腔类
- 公共卫生类: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卫生综合等。
二、实践技能考试
临床类 - 第一考站:
病史采集和病例分析(纸笔考试);
- 第二考站:体格检查和基本操作技能(考生互操作或模拟人操作);
- 第三考站:心肺听诊、影像诊断(如X线、CT)、心电图诊断、医德医风等。
口腔类 - 包含口腔检查、口腔疾病诊断与治疗、口腔修复体制作等操作技能。
公共卫生类
- 考查疾病预防控制、卫生调查与分析、卫生政策制定等实际操作能力。
三、考试形式与要求
题型特点: 全部采用选择题,包含A1(单句型)、A2(病例摘要型)、A3(病例组型)、A4(病例串型)、B1(配伍题)五种题型,总题量300题; 成绩标准
四、备考建议
重点科目:临床类需重点掌握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妇产科等分值较高的模块;
复习资料:建议使用官方指定教材或权威辅导书,如《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指南》;
实践训练:通过模拟考试软件或医院临床实践提升操作能力。
以上信息综合了近年考试大纲及官方要求,供考生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