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考试题目通常涵盖药剂学基础、制剂技术、药理学应用等核心内容,题型包括选择题、配伍题、名词解释、问答题等。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典型题目示例:
一、选择题(40题,40分)
1. 液体制剂中均相体系与非均相体系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
A. 热力学稳定性 B. 动力学稳定性 C. 分散相与连续相的组成 D. 以上都是
2. 片剂制备中可能出现的崩解迟缓问题,与( )无关
A. 压片力不足 B. 干燥程度不当 C. 表面活性剂用量过多 D. 片剂硬度不够
3. 亲油性药物制剂中,增加润湿性的常用辅料是( )
A. 硅油 B. 聚山梨酯类 C. 二氧化硅 D. 石蜡
4. 速释制剂的目的是( )
A. 延长药物作用时间 B. 缩短药物达峰时间 C. 提高药物稳定性 D. 降低药物毒性
5. 药物制剂设计需遵循的原则包括( )
A. 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 B. 口感良好、外观美观 C. 易于储存、运输 D. 以上都是
二、配伍题(2题,10分)
1. 糖尿病患者的用药配伍禁忌包括( )
A. 阿司匹林与磺脲类降糖药 B. 胃酸抑制剂与铁剂 C. 氨基糖苷类与利尿剂 D. 青霉素与磺胺类药物
2. 片剂中填充剂的作用及选择原则( )
- 填充剂需具备良好的流动性、可压性、稳定性。
三、名词解释(7题,14分)
控释制剂:
通过控释膜或骨架结构,使药物以恒定速度释放的制剂。
休止角:
粉末自然堆积时形成的休止角,反映粉末的流动性。
主动靶向制剂:
利用载体将药物定向输送至病变部位的制剂。
渗透压:
溶液中溶质分子对水的渗透能力,常用渗透当量法计算。
脂质体:
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双分子囊泡,具有靶向性和脂溶性。
四、问答题(6题,36分)
增加混悬液稳定性的方法 根据Stokes定律,可通过降低颗粒粒径、增加黏度、调整pH值等方式实现。
复方乙酰水杨酸片处方分析
- 乙酰水杨酸、对乙酰氨基酚为有效成分;淀粉、滑石粉为填充剂;液体石蜡为润滑剂。
等渗当量法计算
已知盐酸麻黄碱60g等渗当量0.28,苯扎溴铵0.24,需加葡萄糖xg使渗透压为等渗,计算公式:
$$0.28 \times 60 + 0.24 \times 15 = 0.16 \times x$$
解得:$x = 750g$。
缓控释制剂溶出原理
通过控制药物释放速率,实现持续或定时释放,常用骨架材料(如微晶纤维素)、包衣技术等。
注射剂配制要求
需使用灭菌注射用水,pH值控制在2-8之间,避免使用金属容器。
五、综合应用题(2题,36分)
新型制剂设计
设计一种控释胃蛋白酶制剂,需选择合适的控释机制(如渗透压、骨架)、辅料,并分析其优缺点。
药物稳定性研究
以阿司匹林为例,分析其热稳定性、光稳定性,并提出改进方法。
备考建议:
系统复习药剂学教材,重点掌握制剂原理、辅料特性、稳定性计算等核心内容;
多做历年真题,熟悉题型和考点分布,尤其是问答题需结合药理学知识综合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