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夏天,在大家眼中并不陌生。烈日像一个大火球一般炙烤着大地。而就在这种世界,知了却在树木上欢乐的唱着歌。
2. 雄知了的肚皮上的两个小圆片叫音盖,音盖内侧有一层透明的薄膜,这层膜叫瓣膜,其实是瓣膜发出的声音,人们用扩音器来扩大自己的声音,音盖就相当于蝉的扩音器一样来回收缩扩大声音,就会发出“知--了,知--了”的叫声,而雌知了的肚皮上没有音盖和瓣膜,所以雌知了不会叫,也叫“哑蝉”了。
3. 清脆的“知了”声,把太阳喊得通红,任由那热浪施虐。夏的世界就是这样,酷暑难挡。
4. 大清早,天边已经泛红。蝉儿就在树上“知了知了”地高声叫着,似乎告诉着人们火热的一天开始了。
5. “知了”——盛夏中有你而多彩,交响乐中有你的音符而动听,绿色的世界里你的存在更是一种风景!
6. 你看看树尖儿这头知了,扯脖子就开始了浪漫的干嚎。家家户户都掩上了门,在屋中小憩。空气好像凝滞了一般,热气充斥在每个角落。这样的天气催人欲睡,我们则不然。那时,我和小伙伴往往相约溜出家门,到大树下乘凉。树下一丝风也没有,树叶都静止不动,只有鸣蝉在“知了,知了”地喊着热。
7. 突然,耳边传来一阵熟悉的声音,可以是又想不起来那是什么声音。于是我循声跑去,来到一片树林,声音大了许多。“对了,是知了的叫声!”我一阵惊喜,开始在树林里寻找它们的踪影。在一棵茂盛的大树上我看到了它的身影,那是一只很大的知了。我迫不及待地伸出手去捉,可是够不着呀!我搬来几块砖垫在脚下,可还是捉不到。
8. 这些蝉的生命就如凄美的樱花,生命在一瞬间绽放出不可言状的美,然后又无怨无悔地凋零,真的“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这些蝉没有烦恼,它们只是尽情地歌唱,尽情地歌唱到生命的终结。
9. 又到夏天,又闻蝉鸣,初唐名臣虞世南有一首咏蝉的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蝉就如君子贤人,不像那些为一官半职而阿谀奉承、夤缘幸进的小人,就如那不为五斗米折腰、挂冠而去采菊东篱的陶夫子。
10. 从自然界发出的天籁之音,象鸟叫虫鸣,蛙声蝉声,等等,都是非常美妙动听的,它往往能叫人从善,能慰藉人类因各种苦难和相互伤害而造成的痛苦和疲倦的心灵,它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无价之宝。而我尤其钟爱带有浓浓乡味的蝉声。
11.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小时候的夏天,自己也时常做些捕蝉的事。蝉通称为知了,在家乡它被叫做“捷了子”的,应该一是说它飞起来时很敏捷。二是说它叫起来,让人很不得安静。家乡的小孩,如果噪门比较大,又爱大声吵闹,让大人不得安静时,一般也会被冠名为:这孩子和“捷了子”一样。小时捉蝉前,要先做一些准备工作,必须先找来一根细长的竹竿,然后找来一些面粉,把面粉放在水里反复搓,至面粉很黏时,粘在细竹竿尖端,发现树上的蝉时,把竹竿轻轻地靠上前去,一定要轻要慢,不能惊动了它,快接近时,对准蝉的翅膀一粘,就能把蝉活捉了下来。小时候捉蝉,纯粹是为了玩。捉来的蝉,如果是雄性,小伙伴们会很高兴,因为只有雄性的蝉才会叫,那时大家会把捉来的蝉,放在一起,比谁捉的蝉叫的最响亮。蝉的叫声很响,抓住它时,用手指按住它的腹部,轻轻用力,它就会叫起来,那时你能感到手指也在跟着振动。一只蝉的叫声就很响了,要是众多的蝉一起叫,那更是一曲扰人的“乐章”。看科教频道介绍过,蝉的成虫期很短暂,蜕化后,一般四、五个星期就会死去。而蝉的幼虫要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