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和范进是鲁迅在《儒林外史》中塑造的两个经典形象,他们之间存在一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时代背景 :两人都是封建时代的读书人,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社会地位:
他们都处于穷困潦倒的地位,不会营生,生活困顿。
文化水平:
作为知识分子,他们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但都无法通过科举改变自己的命运。
不同点
性格特点
孔乙己:
自尊和正直,有自己的坚持和原则,即使在被讽刺和羞辱时,也表现出不屈的态度。他迂腐但善良,清高但诚恳。
范进:自卑且圆滑,中举前懦弱顺从,中举后变得虚伪和圆滑。他为了功名可以忍受极大的屈辱,最终通过科举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命运和结局
孔乙己:一生穷困潦倒,最终病死,没有实现自己的功名梦想。
范进:中举后发疯,虽然走上了富贵之路,但性格发生了极大的转变,成为了人们批判的对象。
社会关系
孔乙己:在社会上受到忽视和嘲笑,但他依然执着于自己的读书人身份,脱不下的长衫象征着他内心的执着和无奈。
范进:中举后受到周围人的巴结和奉承,性格也变得更加市侩和世故。
总结
孔乙己和范进虽然都是封建时代的读书人,深受科举制度的毒害,但他们的性格、命运和结局有很大的不同。孔乙己自尊正直但命运悲惨,范进则因为中举而性格大变,最终虽然获得了功名,但内心却充满了虚伪和圆滑。通过这两个人物,鲁迅深刻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和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