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5年各地中考体育考试的相关政策,新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项目调整与新增
新增技能类选考项目 南昌、哈尔滨、杭州等地将乒乓球、羽毛球、游泳纳入中考体育技能类选考项目,考生需在素质类选考项目与技能类选考项目中各选择一项。
调整现有项目标准
- 篮球项目: 调整了运球绕杆往返的考试标准,例如发球频率、击球高度等具体要求。 - 游泳项目
二、计分体系改革
分值结构优化 - 过程性评价:
将初中三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按比例纳入中考体育总成绩(如40%)。
- 技能类选考:满分100分,其中必考项目(如1000米/800米跑)占24分,抽考项目(如篮球运球)占16分,选考项目(如实心球、跳远)占18分。
奖励赋分机制
符合条件的考生可申请技能类选考项目免考,经公示无异议后直接赋予满分。
三、考试方式创新
AI技术应用
- 跳绳、仰卧起坐、引体向上等项目引入AI计数技术,提升计分准确性。
- 部分项目(如篮球)增加二次人脸识别,防止替考。
过程性评价实施
2023-2026年入学的七年级学生,其体质健康测试成绩按比例计入中考总成绩(如30%-40%)。
四、其他重要变化
考试次数调整
- 杭州允许考生报名参加两次考试,提升机会。
- 北京体育单招文化考试与体育专项考试分开,时间安排在3月下旬。
政策统一性与差异
- 哈尔滨、深圳等地保留传统项目(如1000米/800米跑),但分值占比调整(如深圳总分为100分)。
- 北京体育单招文化考试仅针对高校专项计划考生,与普通中考无关。
总结
2025年中考体育新规以项目优化、计分科学化、评价多元化为核心,既保留了传统体能测试,又增加了技能类选考,旨在全面评估学生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考生需关注本地具体实施细则,同时通过日常训练提升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