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书中的《论语》十二则内容如下: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习了又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作风吗?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说: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见到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相似的毛病。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孔子说:君子吃不追求饱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言谈谨慎,时时改正错误,就算好学了。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说:不义而得来的财富和地位,对我来说像浮云一样毫无价值。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说: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的程度先不启发他,不到学生心里明白却说不出来的程度先不开导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举例了。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说:知道一件事不如喜欢它,喜欢它不如以它为乐。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孔子说:自己想站稳脚跟首先要使别人站稳脚跟,自己想通达事理首先要使别人通达事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说: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这些内容通过简短的语句,传递了孔子关于学习、品德、处世等核心思想,是儒家思想的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