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防护要求在二级防护基础上增加严格措施,主要用于高风险操作场景,如接触传染源、处理体液或气溶胶等。具体要求如下:
一、防护装备
基础防护 - 穿戴一次性工作服、白大褂或防护服;
- 戴一次性使用帽子、手套和鞋套;
- 配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高级防护装备
- 将N95或FFP2级医用防护口罩更换为全面型呼吸防护器(如正压式头套)或带电动送风过滤的呼吸器;
- 加戴隔离衣或防护服外套,确保密封性。
二、操作规范
手卫生
- 每次接触患者后立即用0.3-0.5%碘伏或酒精消毒液揉搓1-3分钟;
- 离开污染区时对防护装备进行灭菌消毒处理。
环境管理
- 离开污染区到半污染区时更换全套防护装备;
- 处理患者遗体时使用专用工具,避免直接接触。
三、适用场景
样本采集: 如咽拭子采集、血液样本处理等; 近距离操作
高风险环境:如疫点终末消毒、生物安全实验室高危险操作。
四、注意事项
全面型呼吸防护器需定期检查漏气情况,确保有效过滤;
防护服应选择高透气性材质,避免影响操作舒适性。
通过以上措施,三级防护可有效降低高风险操作中的感染风险,保障医务人员安全。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