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科举考试主要由以下机构参加:
礼部:
礼部是清朝中央行政机构之一,负责全国学校事务、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科举考试的具体组织和管理由礼部官员负责,包括会试和殿试的举办。
国子监:
国子监是清朝设在京师的官学,亦称太学,是肄业人员的统称。国子监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并且有资格成为贡士。
各省官学:
包括府学、州学、县学等,这些学校是地方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考试合格后成为生员,俗称秀才。
私塾、社学、义学:
这些是私人或地方社会创办的教育机构,学生称为童生。经过考试合格后,童生可以进入府学、州学、县学等国家出资设立的官学,成为生员。
贡院:
贡院是科举考试的考场,负责存放考生档案和试卷。在清朝,贡院由各省、市、县自行设立,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贡院。
皇帝:
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试题一般由读卷官密拟或皇帝亲自拟定,考生必须当日完成。
综上所述,清朝的科举考试涉及礼部、国子监、各省官学、私塾、社学、义学以及贡院等多个机构和皇帝本人。这些机构和人员在科举考试中各司其职,共同维护了科举制度的正常运作。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