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不符或学历不达标
年龄要求一般为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部分职位如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可放宽至40周岁以下,公安特警职位为25周岁以下。
学历要求为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部分特殊岗位可能放宽至高中,但职位较少。
在读非应届或在职公务员
本科在读的大一大二学生不具备报考资格。
在职公务员不允许报名参加考试,若对目前岗位不满只能辞职重新参加考试或参加遴选。
现役军人也不具备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资格,除非达到一定级别的军官后免试当上公务员。
履历有污点
被开除学籍、党籍或因重大错误被开除的人无法通过公务员政审。
犯罪受过刑事处罚、被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在公务员招考中被认定有舞弊行为等。
直系三代亲属存在违法犯罪行为,被记录在人事诚信档案中。
心态急躁、期望值过高
公考不是百米冲刺,而是马拉松,需要长期系统备考。如果心态急躁、期望值过高,可能难以坚持备考,建议及早转向。
缺乏基本行政能力
国考行测难度提升,对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如果连基本的数据分析能力或写作表达能力都欠缺,建议先提升这些基础能力再考虑报考。
纯粹为了“铁饭碗”
公务员工作并非表面看起来那么轻松,基层公务员常常加班到深夜,节假日也经常被临时召回工作。如果仅仅为了追求所谓的“安稳”,可能会在日后的工作中感到失望。
性格过于理想主义或完美主义
在情景测试中总是给出“完美”但脱离实际的答案,可能会在面试中失利。
过度追求安逸
现代公务员工作强度并不低,加班是常态。如果单纯为了追求安逸而考公,可能会大失所望。
缺乏规划,随大流报考
有些考生连自己报考的部门职责都说不清,仅仅因为“大家都在考”就跟风报名。这种不明确目标的考生,往往在备考过程中难以坚持,即使侥幸考上也可能无法适应工作。
基础特别薄弱还死磕
行测和申论需要扎实的知识储备。如果语言表达能力极差、逻辑思维特别薄弱、数学基础几乎为零,却还要死磕最热门的岗位,这无异于自讨苦吃。量力而行很重要,建议先选择竞争较小的岗位,或者先提升自己的基础能力。
性格过于直率,不懂变通
公务员需要较强的情商和交往能力,过于耿直可能会处处碰壁。
三心二意,总想着“搞副业”
根据《公务员法》等相关规定,公务员从事营利性活动是被明令禁止的。如果特别向往自由职业或创业,建议慎重考虑是否报考公职。
想挣大钱的人
公务员这份工作虽然稳定,但收入相对有限,不能靠它发大财。如果心里头总惦记着挣大钱,那还是别考公务员了。
想法特别多的人
公务员工作讲究稳重、循规蹈矩,不能随心所欲。如果想法太多,在公务员这个圈子里可能不太合适。
自制力特别差的人
公务员工作需要较强的自制力,如果自制力差,可能难以应对工作中的各种压力和挑战。
这些人群在考虑报考公务员时,需要仔细评估自身条件是否符合要求,并认真思考是否适合这一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