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出自中国古代经典诗集《诗经·邶风·击鼓》,原文为:
```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率我,长我育我。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
一、字面与引申含义
字面含义
- “死生契阔”指生死离合的永恒性,强调对生命无常的坦然接受。
- “执子之手”即牵手共度,象征相伴到老的承诺。
- “与子偕老”直译为“与你白头到老”,表达对永恒关系的向往。
引申含义
- 最初为战场盟誓,表现战友间“同甘共苦、生死与共”的壮阔情怀。
- 后演变为对爱情、友情的永恒承诺,成为文学和日常表达中常见的爱情誓言。
二、创作背景
该句出自西周初年,邶国大夫击鼓起兵伐纣的背景下,士卒在出征前立下的誓言,体现了“士不可以不弘毅,仁以为己任”的爱国情怀。
三、文学地位
《诗经》作为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通过质朴的语言展现了人类共通的情感需求。
此句因含蓄而坚定的表达,成为中华文化中“生死契阔”情感意象的典型代表。
四、现代应用
常用于婚礼、纪念日等场景,表达对伴侣的坚定承诺,如“愿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共度人生风雨”。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